两年前,机缘巧合,我曾有幸参加过由公刘子茶道组办的第二届武林斗茶会。当时曾说:“童子何知?躬逢胜饯。”两年之后,当我再一次游走于第四届全国武林斗茶会的赛场时,不尽感慨:“童子依旧何知?而胜饯则更胜从前。”
四方来宾,高朋满座
斗茶的赛场,从室内转战室外,从过去的茶楼换迁到现在的茶都名园。两年前,参与比赛的擂台虽只十余席,但已足够使赛事如火如荼。如今,武林斗茶会又被称为全国武林斗茶大会,名称上的变动,能折射出规模上的今非昔比。光赛区就有五个,参赛的茶席更是有星罗棋布之感。细数名单上的各位负有盛名的嘉宾时,你会明白什么叫高朋满座;了解到每位选手来自何方时,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四方来宾。
沏泡茶赛区场景
随着一声“开赛”的令下,数百位参赛者各自来到自己的赛席,有条不紊井然有序。除了常规的六大茶类之外,还专设了藏茶的比赛茶席。每一席的评委既有茶界资历深厚的学者先辈,亦有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。茶席之多,赛区之广,反倒令我这个观赛者应接不暇。每一位参赛者,都是来自于各地的茶艺精英,各有千秋。每一张茶席上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,都值得我静静流连。所以想好好的观赏这一席的表演,没过多久,目光却又被那一桌的精彩所吸引。想去那一桌看看红茶沏泡的技艺,又实在割舍不下这一席上绿茶茶艺的典雅。一双眼,只恨看不尽赛场上每一处的精妙,两只脚,一刻都不得闲的奔走于各大赛区之间,即便腰酸背疼筋疲力尽,仍然不愿意停下脚步,因为空气中总有一缕茶香在吸引我向前。
藏茶赛区场景
相比于疲于观赛的我们,茶师们到真的成了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人。淡定的神情,娴雅的姿态,化开了赛场上本该紧张的空气,每个人都在不紧不慢的关注着自己杯中的香茗,四周环境怎样,仿佛已入不了她们的心境。即便是你已在敬茶而我才开始冲泡,你已经结束我尚未完成,也丝毫不见选手有任何的慌乱。每一泡茶汤入喉之后,裁判们都会细细点评浓淡是否合意?时间是否得当?但无论裁判们是赞扬也好,指点也好,茶师们都是不喜不怒微笑以对,虚心聆听心领神会。输赢如何似乎无关紧要。围观一旁的参观者,此时也安耐不住好奇,虽然一知半解,但也听得津津有味,偶尔还会拿出一只小杯,乞上一杯茶,来感受裁判员话中的各种滋味。而面对着观众偶尔讨要一杯茶汤的请求时,茶师们也每每慷慨应允。赠一杯茶,分甘同味。
白茶赛区场景
今年的斗茶会上,有幸观赏了听闻已久的“仿宋斗茶”。过去,这只在书上看过诗里听过,今日终于可以一睹它“黄金碾畔绿尘飞,碧玉瓯中翠涛起”的风采。
仿宋斗茶赛区场景
参赛者各个身着汉服,凝神而坐,手持茶筅,击打茶汤。动作娴熟而敏捷,急促而轻快,也许只有茶师自己才懂得,看似单调的动作背后,是多少年的研习和磨练。就一个动作来回着反复着,一盏茶若要成型,茶艺师须得击打成百甚至上千下,即便是我们观赛的看客都看着觉得累了无聊了,茶艺师依然镇定自若毫不疲倦,一招一式,都依据着古法,就连注水,用的都是“注子”,而非普通茶壶。再细看那些“注子”,个个全是瓜棱形,古色古香,连瓶身上的开片都透着温润柔和的光。打听之下才知道,这些用于比赛的执壶,有的就是古物,因而大家都格外珍视,轻拿轻放。惊讶之余也再次感叹赛会承办方的细致和用心。汉服、古物、加之古老的技艺,有那么一瞬的恍惚间,真的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千年之前。
副裁判长示意选手获胜
动作结束,一盏盏茶汤也成型了,裁判员们打分之后,迫不及待的观众们早已纷纷簇拥到茶盏前,就是想看看这宋代的茶汤,究竟是个什么样子。只见汤花漂浮,稠若粥面。嫩绿的颜色中还带着奶白色。平时爱吃抹茶的我,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样的茶汤一定带着一股牛奶香味,哪知细品之下才发现,不但没有,茶味反而比普通的绿茶更香醇更浓烈。茶汤滑过喉咙的一瞬间,我仿佛明白了,这便是八百年前宋代的味道,古老而遥远的味道。
裁判长示意选手获胜
一组一组的选手,轮着上台,都是这样一个动作反反复复。其实整个斗茶的过程并不复杂,在我们观众看来,就是抹茶粉和着水然后击打。但就是这个简单的过程,却是经过多少代的传承和发扬,才走到了今天,也是经过多少茶人的努力才最终将它搬上了赛台,使它得以重现于人前。
赛区两旁,从事茶相关产品的商家们展出了精美各异与茶相关的商品,供来人观赏购买,品茶之余,把玩一下各式茶具,紫砂壶细腻油亮、青瓷杯千峰翠色、建窑盏细如毛发,再挑选几件颇具古风的茶道服,感受一下做茶人的乐趣。一日下来所听所见,比书卷上来得更为丰富生动许多。
斗茶会上,我看的出一个“斗”字,却看不到“斗”字之下本来该有的剑拔弩张严阵以待。参赛的茶艺师们,明明互为竞争对手,但是开赛前,她们谦恭的互敬茶礼;赛会之后,又三三两两的寻一隅僻静之地,重新温杯烫盏,一壶佳茗,开始海阔天空侃侃而谈。
开幕式上的射箭演艺
也许她们从未将对方视作对手,于她们而言,斗茶会不是赛场,而是展示和传播的平台,展示自己的技艺、气度还有自己的美,传播一种文化,茶文化、和文化甚至还有汉服文化。又或许是我一开始就想错了,斗茶会本就不是以争斗为目的。茶汤中,重要的是水温是比例是时间,但说到底是茶艺师的心思所在,只有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心境下,才能全神贯注的泡一杯好茶,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争胜之心又怎么能清静?如果心中真的怀揣了一个“斗”字,那才是真正的输了。所以在面对裁判的指点时,茶艺师们也不会不悦,因为于他们而言,这是一种交流,名家的指点难能可贵、字字珠玑。
第二日,斗茶会上那些品质优异脱颖而出的茶品,便被依次拍卖。竞价落槌间不断升高的不仅是茶价,更是竞价人对茶品的肯定和期待。所谓千金难买心头爱,对于爱茶人而言,品一口好茶的意义胜过万千,非价格可以衡量。没有比赛,也终于可以闲下心来好好逛一逛这茶都名园。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奇怪,喧嚣和宁静原本是两个相反的概念,但有时候却也能并存不悖,就如同这茶都名园一样,园外是车水马龙的凯旋路,但仅仅一墙之隔,院内的茗楼内却宁静非常。诸多名茶在这里开设店铺,即便不购买也能了解各地名茶种类,许多茶品已经名传数年,但我居然不曾听说,坐下来听听见多识广的店主讲授茶事,更觉对于茶,我知道的还是太少太少,一逛半日,还是意犹未尽。
观赛越久,就越觉得“茶”,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。香非迷离,却令人神往;烈不及酒,却会醉人;不是珍馐,却能上瘾。鸡鸭鱼肉,未必要天天都有,但是茶却一日都离开不得。当你不曾走入茶人的世界时,你会觉得茶的世界很小,无非就是一片树叶和一杯清水的结合而已。然而当你走入了茶人的世界之后,你才会知道,就是这叶与水的一刹那的结合,在温度、比例、时间的机缘巧合下,才成就出那种让人喜爱了千年的味道。走进了茶人的世界,你会发现茶人的世界是这样的大,从粗粗了解六大茶类,到开始悉知每一类茶中的各种名茶,再到每一味茶品的生长、采摘、制作、品质……每一次的深入了解就是推开一道未知的门,门后是一片学问与情趣织就的广阔空间,在这其间探索徜徉,其乐无穷。茶艺师手中的那些陶杯瓷盏中,一遍遍流过的是茶汤,也是技艺是阅历、是四季春秋、是自己的日月时光。茶汤的滋味,值得啜饮;茶人的世界,值得探寻;茶人的精神,值得悟求。
桑草 撰文